以技术产业化为导向改造高校的技术研究管理

发布日期:2022-08-15 14:08:53

    技术产业化是技术开发的根本目的。这种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行将近80年,因此近代主要的技术革新都起源于这些著名的极力推行产业化的研究机构或高等学府。如美国麻省、加州大学等。

    一.技术研究主要分三种类型:
    (1)基础理论研究;它注重于基础理论的发现、检验或模型的建立;该研究工作一般由国家扶持,但并不一定会立即产生经济效益。
    (2)应用技术研究;它注重于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应用性开发,将某些理论应用到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产业中;它一般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现有使用技术产生革命性改变,对市场应用的发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升级发展。例如近年的点读机的发明、移动手机的发明等。
    (3)产品市场化研究:它注重客户的实际需求而不断作出的局部技术特性的改造;目前企业的技术开发主要集中在产品市场化开发,也是目前最能体现效益的开发活动,但技术应用的寿命很短。例如在现有点读机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结构改进、外观改进等。
但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知识不等于产权,产权不等于效益。将知识变为经济效益,必须有将知识变为产权,再将产权放到市场中应用,最好成为一种资本和技术标准,才能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校作为从事主要应用性技术研究的部门,不仅占据着地理优势,更占据着已经不断积累的技术资源优势。从上述技术研究的分类及技术研究的效益化过程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确定,我们应当首先注重应用性技术开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产品市场化开发,才能真正将大学的资源从学校的范围放大到市场和社会,才能在中国的下一步经济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即我们没有条件在产品市场化方面凭空地直接与社会企业竞争,但可以在自己开发的应用技术基础上,通过自主或与社会资源结合实现自己的产业化,在具体产业化过程进一步进行产品市场化开发和技术资本化。
    二.项目的选择
    一所高校不可能在太多的技术领域有所作为,从集中学校资源的角度,我们仅仅只能树立几个样板类的学科予以重点发展,在重点学科中再选择和重点扶持好的发展项目。好的学科或项目不会一成不变,而是由以下因素定期予以评判;(1)有比较强的研究人员;(2)具备良好地市场应用前景;(3)已经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成果;(4)至少能够形成知识产权。
    在确定重点学科或项目的基础上,我们必须为这些项目的实施提供相应的配套:
    1.配备必要的实验条件;
    2.配备必要的协作团队人员;
    3.配备产业化的社会资源;
    4.配备研究资金和少量的产业化资金。
    三.必须建立技术开发管理的制度和目标
    1.技术开发必须能够取得知识产权;以此形成权利基础。
    2.知识产权必须能够在社会中市场产业化;用产业化为指引,也以产业化来检验技术的实用性和投入资金的实用性,减少无用功;引入社会上的产业资本,不仅可以将技术进一步发展,而且可以将产业化的工作推向社会,弥补学校在产业化方面的资金和管理能力不足。
    3.在具体的产业应用中再配合开发可持续性的应用性技术及其知识产权,即形成专利池;以此保持技术竞争力;
    4.将有条件的产业化技术发展到证劵资本化。-真正将技术产业推向市场,以此体现技术产业化的最大效能。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已经有多所大学所参与创办的企业上市。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东软等。
    5.在技术产业应用中建立学校、研究人员、社会企业各方的利益平衡机制;-以此体现各方的价值,调动积极性,在保证国有财产利益的前提情况下,也能保证研究人员个人、社会投资机构等利益。
    6.产业技术标准化。
    四.管理协调
    在知识变为产权再变为产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在内部加强知识产权的教育,而且在知识产权的策划和组织、知识产权维护、项目选择的技术评估、技术转让、技术合作、产业投资管理等多方面,我们都必须为此组织和配备各种专业服务人员和社会机构为我们服务并提供支持平台。其中知识产权的建立和知识产权法律策划管理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不仅可以增加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或失误。我们相信在以产业化为主导的高校研究管理体制中,不仅可以改变目前的学术氛围,提高研究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一定能够以产业化为舞台,大大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撰写律师:广东通法正承律师事务所 GD426·世纪路知识产权中心王树林律师;版权所有,本文仅供同行学习、参考;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

版权所有:广东本宽律师事务所 GD426·知识产权中心粤ICP备13086651号